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
出自《史记·报任安书》:“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此句是说,人本来就有一死,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,有的人却死得比鸿毛还轻。
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信中,他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,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,为什么自甘受辱接受宫刑,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自己活下去。
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司马迁认识到生与死的价值,并作出毫不含糊的解释。这种人生观发扬了孟子“生”与“义”的精髓,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