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UID:114
-
- 注册时间2006-10-20
- 最后登录2022-06-25
- 在线时间3015小时
-
- 发帖972
- 搜Ta的帖子
- 精华7
- 金钱110301
- 威望22491
- 贡献值20
- 交易币9
- 好评度120
-
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
|
西樵社区 吉水村 吉水村,位于西樵镇东部,距镇政府约2千米。东隔官山涌与周家村相望,东南邻官山城区,西邻爱国社区沙涌村、杏头村,西北邻民乐社区延陵村。地处北江下游冲积平原,吉水涌在村中流过,村南有海拔125米的独岗。该村始建于元代,一支麦姓的先祖从西樵山马鞍岗下平塱迁此开村;另一支麦姓于清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从相同地点迁入。因地处西樵山吉水峰北面山脚且有吉水涌流过而取名吉水村。 明万历年间,属南海县鼎安都简村堡。清乾隆年间,属江浦司鼎安都简村堡;清同治年间,属江浦司简村堡。民国时期,先后属第七区简村堡,第八区简村堡乡、吉水乡、简村乡,第一区简官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先后属一区、七区简官乡,七区、官山区岭中乡,太平乡;1958年后,先后属西樵公社岭中、和平、官山、西樵大队;1983年后,先后属西樵区西樵乡,西樵镇西樵行政村,西樵管理区;1994年后,先后属南海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、西樵管理区、西樵行政村;2002年,属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行政村;2011年至今,属西樵镇西樵社区。 世居村民为汉族,广府民系,使用粤方言,现有麦、冯、潘、张等姓。 2015年末,户籍人口1269人,其中男性577人,女性692人;80岁以上29人,最年长者94岁(女);实际在村人口668人;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126人;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601人;海外留学38人。非户籍外来人口约2440人。 传统经营以种桑养蚕、养鱼养猪为主,兼种少量水稻。1952—1992年,独岗石场为建筑石料采挖场。20世纪80年代,村中办起约50家企业、作坊,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丝绵织总厂;后村集体经营以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,物业主要分布在村内及官山城区、樵高路边等。2014年后,进行“三旧”改造,兴建吉星广场。2015年,村经济社集体资产总额8057万元,可支配收人1867万元。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、商业经营、村集体经济分红等。 1959年,吉水峰下石场至丹灶抱龙桥段公路建成通车;1978年吉水涌河道裁弯取直;现有省道s269线樵高路,樵乐路经过该村。60年代通电,80年代通自来水和通电话,1999年通互联网,2003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。1996年兴建新村。村中有篮球场2个、公园4个,有文化楼和藏书1000册的图书室。有百年以上木棉树3棵、榕树10棵。吉水幼儿园2015年在园幼儿484人,教职工55人。 吉水窦2006年被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吉水大道牌坊前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陈启沅(今简村社区人)为造福乡梓,捐资帮助先登、简村两堡重建水利工程。东西走向,花岗岩石砌单孔拱券窦闸,内孔直径3米,宽8米,高约10米。窦上牌匾为清代旧物。 现存传统广府民居266座。旧村二十二巷26号民居,建于1942年,坐南向北,三间两廊布局,面阔7.6米,进深9.6米,占地面积约73平方米;花岗岩石墙脚,人字山墙,硬山顶,碌筒瓦面、素平脊,灰塑装饰。 现存6座祠堂。麦氏祠堂,坐南向北,三间两进;面阔12.5米,进深24.5米,占地面积约307平方米;花岗岩石墙脚,三隅青砖墙(重修部分用红砖),人字山墙,硬山顶,碌筒瓦面、素平脊。冯氏宗祠占地面积252平方米。松叟公祠重建于2014年,占地面积216平方米。潘氏宗祠占地面积189平方米,已不作宗祠使用。张氏宗祠占地面积180平方米。 松荔二公祠,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重建,2015年再次重建;坐南向北,三间单进,面阔20.5米,进深10.8米,占地面积221平方米;花岗岩石墙脚,方身石础与柱,青砖清水墙,硬山顶,绿釉花卉勾头、滴水剪边,碌筒瓦面,灰塑开窗博古脊,木雕、砖雕、灰塑、壁画精美。门匾为区大登(今河岗社区东坊村人)所书。 明远家塾建于1942年,坐北向南,面阔8.5米,进深7.5米,占地面积约64平方米;青砖清水墙,硬山顶,碌筒瓦面,素平脊,灰塑、壁画装饰。 五显古庙,重建后供奉五显灵官帝君。村民逢年过节及农历每月初一、十五,自行前往拜祭。 每年正月十二,该村麦姓族人与七星行政村凤台村、岭西行政村羔州村、海舟行政村麦村和爱国社区龙瀛村、沙涌村等地宗亲聚会联谊。 1937年10月,村内8家丝袜厂女工将10天工资及10余万双织袜捐给抗日前线战土;广州私立仲恺农工学校、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、广州执信女子中学等3所学校为避日机轰炸,分别迁到官山墟、简村和吉水村等地继续上课。 该村的麦瀛祥(1811-1907),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中举时年已92岁,翌年参加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,钦赐进士、翰林院检讨;立“读书明理,勤俭谋生”规训勉励后人,门生有后来成为翰林的潘仕钊(今民乐社区敦伦村人)等;热心修路建祠、创设义会、扶贫济困等善举。麦永干(1911-1949),烈土,在淮海战役中牺牲。麦永良(1973-),南海中学高级教师。
来源:网络 ,部份来源于百粤村情 [ 此帖被西樵信息在2020-08-08 14:01重新编辑 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