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火车,巴士是首选的回家交通工具,日野大客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在北京的进口巴士。这种客车已经成为历史,再也看不到了。

八十年代乘车难困扰每一个在外打工的人,图为1982年人们争相上车回家。

为了应对汹涌的人潮,广铁将部分运送货物的“闷罐车”改装后作为客车载人运行。白天闷热,夜晚寒气逼人,图为1995年一女子坐在闷罐车里挥手告别。

1999年,春运期间从车窗上爬下火车的打工妹。经历过春运的人,尤其是低收入的农民工群体,都会对曾经的绿皮车情有独钟。票价便宜、只要能挤得上车,就能回到家。

随着春节返乡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加。坐火车,已经不能满足春运期间的需求,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,也开始登上舞台。图为2001年春运期间,一农村的微型小货车载了17人,被交警查个正着。

2008年,随着动车的开通,中国铁路高速铁路开始“大跃进”,图为2011年,动车组的高级软卧车厢。